探索早期宇宙中的超大质量黑洞

超大质量黑洞(SMBHs)——质量超过太阳一百万倍的黑洞——在今天的宇宙中普遍存在。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它们在138亿年的宇宙历史中何时、何地...

Hunting for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in the early universe

超大质量黑洞(SMBHs)——质量超过太阳一百万倍的黑洞——在今天的宇宙中普遍存在。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它们在138亿年的宇宙历史中何时、何地以及如何形成。

过去几十年的观测表明,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SMBH,黑洞的质量几乎总是宿主星系质量的千分之一。这种密切的关系意味着星系和SMBHs是共同进化的。因此,揭示SMBHs的起源不仅对理解SMBHs本身至关重要,而且对阐明星系(可见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)的形成过程也至关重要。

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早期宇宙,从大爆炸(即宇宙的开始)到现在的时间还不到10亿年。由于光速有限,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遥远的宇宙来回顾过去。当宇宙只有10亿年或更少的时候,SMBHs已经存在了吗?黑洞有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大的质量(超过100万太阳质量,有时达到数十亿太阳质量)吗?如果是这样,潜在的物理机制和条件是什么?

为了接近SMBHs的起源,我们需要观察它们,并将它们的性质与理论模型的预测进行比较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我们首先需要找到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。

在目前的研究中,我们使用了位于夏威夷茂纳克山顶的斯巴鲁望远镜。斯巴鲁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它的广域观测能力,这特别适合我们的目的。由于SMBHs不发光,我们寻找一种叫做“类星体”的特殊类型——具有闪闪发光的外围的SMBHs,下落的物质在那里释放引力能。

我们观测了相当于满月5000倍的广阔天空,并成功发现了162个存在于早期宇宙中的类星体。特别是,其中22个类星体生活在宇宙年龄不到8亿年的时代——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类星体时期。

我们发现的大量类星体使我们能够确定最基本的测量方法,称为“光度函数”,它将类星体的空间密度描述为辐射能量的函数。我们发现类星体在早期宇宙中形成得非常快,而光度函数的整体形状(振幅除外)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。

光度函数的这种特征行为为理论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约束,这些理论模型最终可以再现所有可观测值并描述SMBHs的起源。我们的研究发表在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》上。

另一方面,已知宇宙在早期阶段经历了称为“宇宙再电离”的主要相变。过去的观测表明,整个星系间空间在这次事件中都被电离了。电离能的来源仍在争论中,来自类星体的辐射被认为是一个有希望的候选者。

通过对上述光度函数的积分,我们发现类星体在早期宇宙中以1光年的单位体积在一侧每秒发射1028个光子。这还不到当时维持星系间空间电离状态所需光子的1%,因此表明类星体对宇宙再电离的贡献很小。其他的能源是迫切需要的,根据其他最近的观察,这些能源可能是形成星系的大质量热恒星的综合辐射。

本文来自作者[一只博耘呀]投稿,不代表庞周资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pangbaba.cn/keji/202505-2781.html

(1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一只博耘呀
    一只博耘呀 2025年05月25日

    我是庞周资讯的签约作者“一只博耘呀”!

  • 一只博耘呀
    一只博耘呀 2025年05月25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探索早期宇宙中的超大质量黑洞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一只博耘呀
    一只博耘呀 2025年05月25日

    本站[庞周资讯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
  • 一只博耘呀
    一只博耘呀 2025年05月25日

    本文概览:超大质量黑洞(SMBHs)——质量超过太阳一百万倍的黑洞——在今天的宇宙中普遍存在。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它们在138亿年的宇宙历史中何时、何地...

    联系我们

    邮件:庞周资讯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我们